1、可靠性高:先進的自有技術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和產品的識別能力。如專有的時間戳技術,即在每一個接收到的信息基礎上加入采集時間信息,使整個系統更為可靠。
2、工控頻段:由于采用無線的傳輸介質,無線傳感器網絡克服了許多傳統有線網絡傳輸信息的弊病。在一些物理障礙和特殊環境下,有線網絡是不可能實現的。另一方面,與傳統的公網無線通訊相比,2.4G工控頻段無線通訊無需無線電管制委員會批準,不需繳納頻譜占用費用。
3、超低功耗:卡片標識器件在技術上采用了合理休眠模式,具有收發信息功耗低等特點,確保能在電池支持下持續工作長達5年左右。同時,整體結構的低功耗設計既保證了設備的有效運轉,又減少了應用實施的復雜性和成本。
4、設備體積小: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基本單元是硬幣大小的智能計算傳感設備。微小的體積不但使得在特殊環境下的應用成為可能,也大大降低了安裝和維護的要求與成本。
5、網絡容量大:一個傳感網絡可以容納多達六萬五千的微型智能傳感器件和大量的接入點。大容量保證了網絡強大的數據采集能力。同時,網絡的高冗余性保證了整個網絡在個別節點停止工作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正常運轉。
6、高容量:井下人員管理及搜救系統在井下可容納1000個數據采集器,每個數據采集器可同時采集8000張以上標識卡信息,整個系統可容納標識卡上億個,足以滿足現有大中型煤礦的需要。
7、運行及維護成本低:任何一個經過授權的微型智能傳感器件只要放在網絡的無線信號覆蓋范圍內,就可自動加入網絡工作,無須任何安裝配置。高度智能化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網絡維護所需的人力和時間,加上網絡節點本身價格低廉,使得上海聚來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維護成本極低。
8、傳輸快、速率高:高速光纖工業以太網的應用使整個系統的傳輸速率由幾百字節提高到百兆,實現了傳輸速率質的飛躍,從而可實現多點并發式查詢,即多個采集點同時上傳數據,極大的縮短了采集時間,從而極大的提高了實時性。
9、移動動態采集:先進的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與所需的傳感器相連,從而實現移動動態的采集,如瓦斯、礦壓、礦溫等環境參數均可實現移動動態的采集。
10、超級集成,全雙工無線傳輸:0.13um工藝,造就了超低功耗、超高靈敏度、超遠距離傳輸、超高速度識別、超大容易識別、超低誤亂率。同時,也輕易地實現了無線傳輸的高速度和高帶寬,帶寬達到4M,在全雙工狀態下輕松實現語音和圖象傳輸。
11、多功能:實現了井下人員實時跟蹤定位、機車實時跟蹤定位、準確的考勤、歷史查詢、緊急呼救、小區廣播、無卡禁入、低電壓和禁區報警、輔助災后搜救等九大重要安全管理功能。
開放性:整個系統留有豐富的軟硬件接口,具有極大的開放性,可根據用戶的需求作相應的調整。
?